荒诞,现实;优雅,怪异
魑魅魍魉,蜉蝣万生
蜉蝣虚空,魍魅两生

  云玖弋  

意法十五日 第十一日

二〇一五年十月七日 法国巴黎  枫丹白露  卢浮宫

枫丹白露,一个一直出现在小说中的地方,比如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路易十四喜欢去的避暑山庄。于是乎到了巴黎怎么也要去看下。这地方位于巴黎远郊,现在属于巴黎大区的五区,所以要换乘火车过去。国外的城际列车很普遍,把郊区的人们送到巴黎上班,也把城区的人送到郊区去。这火车的时刻表,按照不同运营公司显示的也不同,我有查到半小时一班,但也曾经查到过来十五分钟一班,当然它还分快车慢车,安全起见我都了标记出来。但现实总有那么点落差,这种城际列车的班次真是不到点不会有哦。当我们到达火车站后就开始研究哪辆车,但是显示屏上没有公布,而此之后的火车时刻都有公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个购票机器坏了,到那边去。我们一头雾水地找可以用的购票机器,正巧看到一辆火车进站的,上面写着枫丹白露的,我说上去看看。于是就在人们往下走的时候,我们逆行上车了,车上似乎有线路图,但是我怎么看都觉得很奇怪,好像是另外一条轻轨线的路线图。此时一位女士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我们给她看了要去的地方,她就示意我们跟她走,她带我们到显示屏这里,显示屏还是没信息,她就帮我们询问那个工作人员,那位工作人员帮我们看了更新的显示屏,告诉我们面前停着的这辆火车就是。再三谢过他们,我们就坐到车上。谁说法国人不热心?不说英语呢?至少在到达时好心帮助我们的老先生和今天帮助我们的女士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暖,这种感觉在旅途中尤为珍贵。

火车属于慢车,沿途的风光不能说有多漂亮,但至少很整洁和国内火车沿途破败的景象形成反差。每个站点都会报站并停留两至三分钟,随后启程。城际火车的座位其实都很空,基本坐不满。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枫丹白露站,在这里下车的游客不在少数。沿着铁轨走一段路就是出口,有个地下通道,我记得攻略上说应该到另一头去坐A线,正在犹豫中车站工作人员正好出现,还用中文“你好”招呼我们。我们如同看到救星般,向他询问去枫丹白露宫的公交车在哪里。他指指十几米外的车站,说那个就是,还告诉我们乘几号线路。车站上人不少,等车子来了,大家有序上车,而我则询问司机如何检票,司机示意旁边一个小机器,我顺势把票子插进去,在票子要全部被吸进去的时候,我一把拉了出来。再看看票子,似乎没有变化,等同伴检票时就听到明显的咔嚓声,难道我把票子拉出的太快,所以没有检票成功?再试一次,这次就顺其自然地让票子滑进去,咔嚓一声,再把票子拿出来。看看报站,似乎皇宫站还比较远,等到皇宫站下车,原本认为很明显的正门,没一个瞧着像的。但是邮局倒是看到了,我记得当时做攻略的时候就查找了附件的邮件,那么枫丹白露应该也不远吧。在十字马路口有个指示牌,说宫殿沿箭头方向走,我们按照指示一路往里,看到了一个停车场,当然也有城堡的门,但是这门可罗雀的情形怎么看也不和一个景点相匹配。难道走错了?看看导航显示我们在枫丹白露,在对比城堡门口,我们也确实在枫丹白露的某一角,那么这神奇的正门在哪里?

巴黎远郊的气温不高,何况是一早上,且不说路人稀少,这不见太阳之处更显清冷,耐着寒我们走回到邮局,再看看那块神奇的指示牌,难道箭头指的不是向前,而是另一边的向前?指示牌的位置很奥妙,它在十字路口,面对的岔口就是我们之前走去停车场的道路,按照这个方向,过马路是正确的,但继续走就不正确了,不然我们怎么就走到了停车场呢?是不是沿着邮局这边向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们沿着邮件这边走来几步,忽然看到一个类似于公园入口的大门,最关键的是里面的大草坪边有个地图。地图显示我们在枫丹白露区域里,还有个正门,在这里我们终于研究出正门在那里了。走过繁树林立的公园,走到了某个建筑旁的小道,这情景颇有在某处贵族宅邸游园的感觉。最后我们看到了一堵大石块垒砌的墙面,透过中间敞开的铁门,我们看到了一座宫殿,用最直观的描述来说就是这一排房子抵得上五六栋联排别墅了。这还只是宫殿的右翼,整个宫殿呈凹字形,我们是从左翼的一个花园通道过来的。宫殿前有一大片的花圃,花圃前才是真正的正门——有着繁复花纹镀金的大铁门。可惜从头到尾我们都没有走过这个大铁门。即便在花圃看到了些游客,但总体来说这里人不多,心情就更平静放松。

入口在宫殿右翼,这边同样设置了寄包处和售票处。寄包之后,从一楼尽头上楼开始游览。同巴黎历史博物馆一样,这里有不少拿破仑时期的物件,而且更多的房间保持了拿破仑当政时期的布置。在导览图上有一处中国馆,但我们去的时候没有开放。枫丹白露除了权贵们的起居室会议厅外,还有一个图书室,据说某个皇后想收集图书而建立起来的。两节阶梯之上有一个地球仪,地球仪之后是两排廊柱,将之与后面的书架隔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后世两排书架,长长地看不到尽头,比起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中的图书室,这里才是真正的图书室,或者应该称它为图书馆。除此之外在接近出口处的小礼拜堂也极具巧妙之处,首先在二层某个拐角走廊有一处阳台,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个礼拜堂高处两边的画作及拱顶画作,向前可以俯瞰礼拜堂中的圣母像。而在礼拜堂中进门便说两排廊柱,将二楼的阳台支持住,同时也显现出从阴暗到明亮豁然开朗的感觉。廊柱边有两尊圣徒雕像,前方两排为祷告长椅,最前方就是祭坛。而礼拜堂两端都有大小一致的拱顶房间,现在用铁栅栏拦住,但可以看到这些房间类似于祷告室。

枫丹白露的纪念品商店东西也非常多样,除了一般的书籍和明信片,还有枕头餐垫等生活用品。这里的摆设品让我很喜爱,我有看到制作精良的纯铜指南罗盘、纯铜的万年历,不过造价也贵,要近一百欧了。纯铜制作的西洋剑及剑架,让我爱不释手;而纯铜制作的火枪模型则太过厚重且没有支架摆放,最后我购买了西洋剑,这把剑让妈妈爱不释手,是我最得意的旅行纪念品。

枫丹白露之所以成为皇家狩猎的行宫,其占地面积是主要的原因。我们从出口出来后,在枫丹白露中随意走动,发现其广阔,向右方还未走到底就看到维修的工地,向左方走还没走出宫殿的外围,就看到安排规整的宫廷园林,一眼望去不见尽头。无奈时间有限,下午还要去卢浮宫,只能离开枫丹白露宫。期待以后有机会在这里游览整整一天,好好享受这宁静的园林。

在枫丹白露附近的餐馆吃了午饭,餐馆虽小味道却也不错,哪像国内小餐馆就真的是小餐馆,绝对脏乱差外加味道奇重。坐上往回去的公交车,这回公交车停在火车站的正门,一眼可以看到枫丹白露站这几个法文。回程的车基本是一小时一班,恰好我们到达后不久就会有一班,于是在这个不大的火车站内走动走动,最后在站台的长凳上坐下。举目看向对面的车站,想到原来早上在对面的下车怪不得没有看到正经的车站大门,现下回城了才从正门进来,且想想公交回到这火车站也就没几站路,远比去程快许多,难道攻略上说要过通道到对面乘车的意思——其实是在火车站正门乘车去会快许多?这么一想,原来应该是有捷径的吧,对我这样时间不充裕的人来说是需要的,但将来某天我在这里呆一天甚至住一晚的话,也许就不会这么在意捷径问题了。

上了火车已经近下午二时了,想来巴黎圣母院与卢浮宫只能取舍一个,不用多考虑肯定选择卢浮宫。卢浮宫本来就是艺术宝库,且不说一个下午不能看完,何况我们还是下午的一半时间,好在事前我已经做足功课,特地选择了周三去卢浮宫。周三的卢浮宫会开放到晚间八点,所以我们还是有时间的。当我们赶到卢浮宫入馆时,时间是三点刚过不久,我们从黎塞留馆开始参观之旅,之所以选择这个馆,估计是一直觉得三个火枪手中的反派红衣主教其实也算蛮厉害的人物。刚开始我并不知道卢浮宫的格局到底是怎样的,最后发现其实一层都是相同的,只要有个地图根据作品标识就知道自己在哪里了。在开始没有好好研究地图,就是随走随看,于是浏览的路线就有点怪异了。从雕塑到绘画,有亚洲非洲以及欧洲,作品之多,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就因为海量,不要说半天时间,就是一天时间来看,也没办法记住那么多,花一天来看卢浮宫绝对是种艺术品轰炸的自虐行为,且不说你可以记住多少,多半之后都是混淆的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通常卢浮宫出名的是蒙娜丽莎,但看过达芬奇其他画作的,可能不一定会觉得蒙娜丽莎是最好的,也许是那个抱银貂的女子才是最显现女性柔美的一幅。除此之外,你会遇到许多熟悉的画,或许在某本书见过,我想尤其是历史或者语文书吧,这些画一眼就可以认出,但是画名却是陌生的很。也许是意大利这样那样的杰作看多了,在卢浮宫内的作品已经引不起我的惊叹了,相反倒是注意起更多之前在意大利看到过的画作是不是在卢浮宫内也存在。这些重复出现的画作,很难说清楚哪个是真迹,哪个是复制品,也许熟读艺术史的人会知道。

简单来说卢浮宫内引起我注意的或者我喜欢的有那么几件作品。第一个是亚述地区文物中的一尊女神像,这尊巴掌大小的女神做工并不精细,属于古朴类型的,但是它材料本身的色彩却对比强烈,让人一眼看到有种惊恐之感——女神通体白色,而眼睛则是用红色的宝石镶嵌。既可以说这是种夸张的手法,也可以说这是当时工匠独有的审美情趣。但从色彩心理的角度,红色属于比较刺激的颜色,映衬在白色肌肤之下,难道不是在昭示某种寓意?第二件作品,其实我没有亲眼看到过正面,因为黎塞留馆的雕像区有一小部分正在维修,我透过维修隔板看到这件作品的背面,是一个长着翅膀的人,至于说某个天使还是谁就不得而知了,我曾侥幸地认为工地只是一角,当我绕过工地还是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真面目,可是工地又怎么会这么小呢?第三件作品我仅仅看到是印刷版,仅仅是在卢浮宫顶层内最大的纪念品商店中看到的,这个纪念品商店处于三个通道的中心,里面的东西很多,甚至有些是在楼下纪念品商店没有的。而我就是在这里看到这幅画的。第一眼这幅画给我的感觉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菲利娅,在水中睡去的少女,带着朦胧的光辉,湛蓝的黑夜弥漫。我完全忽视了画面左上方的一个人物。在看到这幅画的印刷品时,我们已经走遍了卢浮宫的大部分展区,而我没有看到过这幅画,所以并没展出?还是遗漏了?这都是有可能的,确实有小部分展区关闭了;在众多出色的画作中被埋没,这也是可能的。当时我并没有买下这张印刷品,我期待看到真迹,然而我没有找到。第四件作品——爱神之吻,这件雕塑是最后我在补完卢浮宫没有走过的那一段遇到的,同伴此时已经到底层的咖啡厅去休息了,而我忍受脚上水泡的不适感,坚持要走完卢浮宫所有的展馆。这种坚持带着点执念,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来到卢浮宫两次吧,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完那么大的卢浮宫吧,也许这个时候什么展品已经不重要的,我只期望我能看到它们一眼,然后告诉自己我见过他们了,他们会深深地印在我心里,哪怕最后只有依稀的记忆。其实这也是中贪婪,在无法与时间平衡时,只有这样做。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我看到了夜幕下闪烁灯光的卢浮宫,我看到了奇特光影间的皇宫,我也看到了我以为那是虚幻的雕塑——爱神之吻。在西班牙连续剧《天使与魔鬼》的片头中出现的雕塑就是这件作品,我一直觉得那片头的雕塑是电脑做出来的,完全是寓意男女主人公的,现在看来我错的有多离谱。夜幕下的巴黎,灯光下的雕塑,被暖色调的光包围,一种温柔的诉语从它的身上流淌出来。我试图拍照,但是没有三脚架无法避免抖动而成遗憾。

从卢浮宫出来大约八点了,整整走了五个小时吧,这是一场比拼体力的参观,原本也只在行程第一天才酸痛过的脚底板,在这一天酸痛了,甚至在小脚趾上有了个大水泡,还是水泡套水泡的那种,走路总是硌着,可是我的内心是满足的——我看遍了卢浮宫。

评论
热度(1)
© 云玖弋 | Powered by LOFTER